搜 索:
搜索
 
 
365日历官网
政务公开规定
政务公开指南
政务公开目录
政务公开年报
办公室
发改局
教育局
科技局
经商信局
公安局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民宗局
监察局
民政局
司法局
财政局
人社局
国土资源局
建设局
环境保护局
交通局
水务局
农牧业局
林业局
商务贸易服务中心
文体广电局
审计局
广电中心
安监局
旅游局
粮食局
行政执法局
规划局
人防办
信访局
扶贫办
统计局
贸促会
 
您当前的位置:
磴口县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具体项目及产业扶持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2-11-09 来源: 作者:

  一、磴口县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主要工作、存在问题及今后扶持发展措施

  (一)基本情况

  磴口县城镇和农牧区文化体育市场及产业的发展近几年呈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现全县共有文化体育市场经营户104家,主要经营行业和类别有:电子游戏厅12家、歌舞迪厅2家、台球室4家、游泳馆1处、网吧11家、音像店6家、打字复印12家、印刷厂4家、工艺美术部8家、摄影照相8家、舞蹈美术培训中心20家、书店9家、跆拳道1家、少林武校1家,具有歌舞娱乐性质的卡拉OK酒吧3家,这些场所主要集中在县政府所在地巴镇城区内,农牧区乡镇只有2家,而且大多以季节性经营为主,农闲时开,农忙时关,经营规模小,效益低。在巴镇城区内的文化市场经营户也同样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大部分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经营规模、档次、水平仍然停留在解决就业及吃饭阶段,特别是缺少适宜少年儿童及中老年人健身娱乐的活动场所,且有不少的经营户素质较低,追求经济利益多,讲求社会效益少,一方面给管理部门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使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二)主要工作

  1、以文化带动旅游业健康发展为重点,认真抓好规划编制工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完成了《磴口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纳林湖生态休闲旅游区、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顺利通过评审。其中,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旅游区的修建性规划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设计规划院编制完成并已通过评审。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开发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着“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营运作”的模式,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磴口县博物馆的建设及内部的装修布展工作;吸引社会闲散资金1.5亿元,完成了乌兰布和生态旅游项目中的三星级宾馆、景区大门、迎宾大道、冬青湖旅游区服务设施和黄河三盛公游乐园的餐饮、游泳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完成了黄河三盛公旅游景区同心锁、人工湖、休闲广场、旅游道路、餐饮城、三星级宾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完成了沙漠度假村、纳林湖东湖餐饮城、阿贵山庄、河套人家等“渔家乐”、“牧户游”、“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阿贵山庄、纳林湖东湖、乌兰布和沙漠度假村、三盛公游乐园、河套源旅游区、同心锁、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景观景点相继向游人开放,旅游景区的建设为全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3、以树立磴口县形象,提升磴口县知名度为中心,文化宣传取得了新突破。投入10万元由我县专业文艺团体乌兰牧骑录制了反映浓郁地方特色的专题文艺节目“黄河岸边的乌兰牧骑”,在内蒙古大型综艺栏目《西口风》中播出,投入150万元编印了磴口县宣传手册、旅游画册,制作了10副户外大型旅游宣传广告牌,摄制了磴口县旅游风光片,并在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及旅游卫视《文明中华行》栏目中播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文化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提高。

  4、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提升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为促进全县100多家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制订了有关行业规章制度,实行行业自律,规范管理,人大政府经常性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的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检查,使全县文化市场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三)存在问题

  1、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不足,基层特别是农牧区文化工作薄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文化法治环境有待改善。

  2、资源整合与开发不够,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3、专业人才短缺,乌兰牧骑、县文化馆、镇文化站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现象。

  4、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管理粗放培养、吸引人才的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文化产业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

  (四)今后扶持发展措施:

  二、磴口县今后五年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坚持导向和强化服务相促进,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繁荣文艺创作、多出优秀作品作为中心任务,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不断提高全县人民文化生活质量,为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原则

  1、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3、坚持大众文化和特色文化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消费者,研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着力提高大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发展大众文化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富有地方风情和历史内涵的特色文化,把发展特色文化与发展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为文化产业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4、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两大既相互交叉渗透又相互独立的不同形态。要根据其不同属性,采取分类指导和不同的政策措施,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县外市场。充分挖掘现有文化品牌的潜力,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知名品牌,以资源优势保障品牌开发,以品牌开发推动市场开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拓县外市场,以此带动我县文化产业全方位发展。 

    6、 坚持城乡文化发展相统筹。在不断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农牧区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农牧区文化环境。

  7、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等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产业政策趋于完善,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产品的艺术、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县GDP增幅,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三、磴口县重点支持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

  “十二五”期间,在扎实搞好我县文化活动与市场管理与“扫黄打非”、图书与文物管理等公益事业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完成以下 个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

  (一)演艺演出业

  发展文艺演出业,积极开展区内外文化交流。对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逐步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改组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形成公有、非公有、股份合作等多种文艺表演经营组织形式并存竞争的格局。

  1、以县文化馆及乌兰牧骑为主体,联合县内民间剧团及文艺队伍,加大舞蹈、戏剧和小品等文艺项目的研发力度;争取支持,配备好流动演出舞台设备,为“送戏下乡”与参加上级调演活动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

  2、争取上级支持,吸纳社会资金,力争新建一个适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县级文化艺术培训及演出场所——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或青少年活动中心。

  3、以乡镇文化站建设为契机,加大乡镇文化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夯实乡镇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二)文物旅游业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游,以旅兴文,以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动旅游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  

  1、阴山历史古迹旅游景区为龙头,建成集文物考古、宗教旅游、岩画鉴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古迹文化旅游区,使之成为内蒙古西部旅游的亮点。

  2、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契机,将黄河两岸开发成历史文化街区,河面辟为水上乐园,为社会提供一个集观光、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技教育、历史文化、水上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三)娱乐文化业

  1、加强歌舞厅、音乐厅、休闲会所、酒吧等群众性文化娱乐市场的整合与开发,推进产业升级。鼓励扶持文化经纪和代理,培育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娱乐文化企业和连锁网点,引进和开发现代时尚娱乐休闲项目,引导规范健康消费,整合壮大娱乐市场。推动优秀的歌舞文化娱乐业。重点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大众化的歌舞娱乐项目;积极鼓励发展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发达地区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使娱乐场所成为低消费、高品位、群众参与性强、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

   2、艺术培训业。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发展艺术教育。大力发展职业艺术教育培训和社会化艺术培训机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努力培养和开拓文化艺术培训市场,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与市场竞争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教育培训体系,为青少年学艺、青年就业奠定基础。

   3、印刷复制业。扶持和鼓励印刷复制业加快技术改造力度,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组建县级文化广告装潢公司;发展商业印刷和包装业,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印刷复制业快速健康发展。

   4、非遗产业

  民间文学类——后套歇后语,民间美术类——月饼模具雕刻,河套布艺,消费习俗类——河套硬四盘,民间音乐类——河套民歌等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契机,加大非遗项目的挖掘力度,建立保护与开发基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文化会展活动

  以每年一届的“华莱士节”为契机,本着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思路,以突出宣传县域文化深厚底蕴、繁荣群众文化、推动旅游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旅游强县为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参与群众多、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大型文化活动。

  1、以黄河旅游文化节作为华莱士节的主题,加大宣传力度,推出一批有影响的古迹、人文、生态景区,邀请省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用节推旅游,以旅游促节日。

  2、依托乌兰布和沙漠,举办全国性的汽车摩托车挑战赛、沙漠探险拉力赛等,以此带动磴口县经济发展,提高磴口知名度。

  四、“十二五”期间,磴口县需要自治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并附相关资料

  1、需要自治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2项

  (1)磴口县博物馆陈列布展建设:磴口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临黄河,北靠阴山,全县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辖3个镇、1个苏木、1个办事处。全县总人口13万,民族16个,汉族人口总人口数的91%,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和占总人口数的4.46%。磴口县境内窳浑、三封、临戎三县古城遗址及周边汉墓遗址,鸡鹿塞,阴山岩画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多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和农区,交通不便,文物保护标志年久失修,文物保护区界限不清,不利于保护,尤其近几年来经济建设大潮的掀起,农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县文物设施设备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这一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磴口县政府在财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投资7000元建成博物馆并投入使用。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历史遗迹,弘扬历史文化的公益性场所,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增强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但受经费制约,陈列布展及文物的征集都有很大的欠缺。

  (2)维护修缮三盛公天主教堂:三盛公天主教堂修建于1891年,教堂及附属建筑总占地1000余平方米,由荷兰籍神父兰广济设计并主持修建。三盛公天主教堂自修建以来曾历任西南蒙古教区主教座堂,宁夏教区主教座堂,巴盟教区主教座堂。2006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盛公天主教堂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天主教堂,曾辖宁、绥、陕地区教务,其不仅在这些地区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比利时、荷兰等国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其对于研究内蒙古地区天主教发展,宗教建筑及河套地区民俗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保护和利用价值。

  三盛公天主教堂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欧式建筑特色的天主教堂。虽多次小型维护但保存状况不容乐观,墙体多处开裂并有沉降。

  拟采取保护措施及建设内容:我县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对三盛公天主教堂进行整体维护、加固。项目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00万元,计划上级投资30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资金200万元。

  2、需要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共6个

    (1)磴口县体育馆建设项目:全县总人口13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群众体育也有较大发展,一大批群众体育协会、俱乐部纷纷成立,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日渐高涨。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生活需求与现有体育设施滞后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尤其我县没有一座体育场馆,严重滞后的体育设施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建设一座多功能体育馆迫在眉睫。新建的体育场馆占地3万平米,其中包括标准足球场一个,篮球场四个,排球场六个,网球场二个,台球厅五个,乒乓球活动室八个,羽毛球场四个,象棋、围棋等棋牌室,健美、健身操、体育舞蹈,门球、中国式摔跤场地,各协会,俱乐部的办公场所等。

  新建的体育场馆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集休闲娱乐、比赛多项功能于一体,并能承办全区、全市、全县各单项体育运动比赛。

  (2)鸡鹿塞遗址修复保护工程。鸡鹿塞古城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西北,是一座依秦汉长城而筑的边塞城池之一,在历史上为阴山山脉西段大漠与中原的沟通,起到了重要的通道和纽带的作用。

  鸡鹿塞城,用石块筑成,平面呈方形,边长68.5米,墙基宽5.3米,顶宽1.8米,高7——8米。修筑方法为先用石块垒砌内外壁,然后用沙砾充填其中。城之四角外凸形似马面,南墙中部偏西设门,宽2.8米,外设瓮城。瓮城呈长方形,南墙长20米,西墙长14米,东墙设宽3米的入口。门外有20×40米平台,平台南边缘斜向谷底有入城通道。城内依南壁修筑宽2米的斜坡蹬道可达城台。另依西、北、东三墙保存有长方形房基,其间亦设小型蹬道,城中央有20×9米的双开间房屋基础一处,均为石筑。

  鸡鹿塞作为汉代军事要塞,到西夏时仍在使用,城中发现的黑釉瓷片和弩机、铁甲片等遗物是典型的西夏遗物。鸡鹿塞和周围的烽燧遗址、古关隘遗址,共同组成了汉王朝西北的军事要冲,同时也是与匈奴胡汉和亲时的重要交通要道。

  鸡鹿塞石城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至今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仍屹立在山坡上,成为汉王朝抵御匈奴、胡汉和亲、各民族经济文化友好往来的见证。它对于研究汉代军事、政治、经济和民族团结有极重要的历史价值。

  由于该城位于旷野,易遭自然力的破坏,墙体坍塌严重,加之城址位于谷口要冲,每逢雨季,山洪直冲城垣,已有多处墙体遭山洪冲击而毁坏,急需启动遗址修复保护工程。

    (3)磴口县汉墓遗址建设项目:磴口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临黄河,北靠阴山,全县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辖3个镇、1个苏木、1个办事处。全县总人口13万,民族16个,汉族人口总人口数的91%,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和占总人口数的4.46%。磴口县境内窳浑、三封、临戎三县古城遗址及周边汉墓遗址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多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和农区,交通不便,文物保护标志年久失修,文物保护区界限不清,不利于保护,尤其近几年来经济建设大潮的掀起,农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要从场馆建设入手,建议建立汉墓遗址博物馆,使其真正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历史遗迹,弘扬历史文化的公益性场所。

    (4)磴口县阴山岩画自然博物馆建设项目,需资金1000万元。巴彦淖尔市于2007年8月启动了为期3年的阴山岩画抢救性保护普查,对每幅岩画进行定位、拍照、拓片建立数据库档案,以有效保护阴山岩画这一珍贵遗产。2008年投资180万元在格尔敖包沟安装了一套光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为2.5公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有效的遏制了人为破坏岩画事件的发生,保护措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但磴口县境内的岩画点多面广,还需要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同时还应解决保护区与外界通讯联系等配套设施,完善现有保护措施。

    (5)阿贵庙(宗乘寺)维护修缮工程,共需资金500万元。阿贵庙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二狼山西段的阿贵沟内,海拔1500米,占地8000平方米,所辖面积25平方公里。始建于179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唯一的藏传红教活动场所,也是我国西北最大的红教庙宇,曾被列为自治区十二大庙宇之一。宗教活动渊源流长,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对研究当地民俗、内蒙古地区藏传红教的历史渊源、发展以及佛教建筑方面都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阿贵庙一带的藏传密教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古印度僧人莲花生在西藏传播密教期间,曾去洛阳伽兰和五台山,返回途中于公元774年9月25日来此传教,授徒并居住于阿贵洞,次年7月初十离开阿贵洞。至今阿贵庙在每年七月初十的莲花生欢送日和九月二十五日的迎接莲花生的祭神日仍然保留着举办大型庙会活动的习俗。

  早期阿贵庙为典型藏式建筑,整体庙群于“文革”期间被毁。现今阿贵庙是于1983年开始陆续重建,共建有会供殿、时轮金刚殿、金铡亥母殿、护法殿、马头金刚塔五处建现今阿贵庙的五处庙宇、佛塔虽为新建建筑,但其西侧旧址,被公布为自治区级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2000余平米。

  阿贵庙旧遗址,周围的六个岩洞仍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对于研究当地民俗、内蒙古地区藏传红教的历史渊源,发展以及佛教建筑方面都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项目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00万元,计划上级投资30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资金200万元。

  (6)磴口县文化馆建设项目,磴口县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原有馆舍面积1500平方米,2005年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由于原有馆舍陈旧年久失修属于危房而被拆除。2006年磴口县文化艺术大楼建成,文化馆馆舍面积仅为500多平方米,且与文体局合属办公,由于该馆与行政办公楼在一起,不便于管理,随着协会的成立和各民间团体的兴起,严重限制影响着各项文化培训活动和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从事业发展的长远计议,从满足广大群众的公益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有必要建设1500平方米一座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文化馆。

  、磴口县需要列入自治区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商演剧目、特色小剧场和演出基地,并附相关资料

  商演剧目:县乌兰牧骑编演反映磴口县“朔方文化”、“黄河文化”等剧目,在县内外展演宣传。

  特色小剧场、露天舞台:近年来,随着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农牧区群众看戏、看电影以及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参与演出活动的愿望十分强烈,恢复建设小剧场、露天舞台已迫在眉睫。按照上级文化部门建设农村小剧场、露天舞台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十二五”期间,新建5个小剧场,每个小剧场设计建筑面积1000平米,容纳观众800人;新建露天广场舞台30个,设计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1个,设计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容纳观众12000人.

  、需要自治区重点支持的本地主要文化会展活动,并附相关文字资料。

  华莱士节自1993开办以来到2010年,共持续了18年,我县演艺会展业主要以华莱士节为依托,推出地方特色节目,推动旅游业发展,扶持当地特色产业,打造名优产品,扩大规模,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使之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出了五大旅游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既以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区;围绕阿贵庙、百年教堂等历史遗迹,建设宗教文化旅游区;展示马背民族与草原文化、黄河文化和谐交融的氛围,建设鸡鹿塞、阴山岩画文化旅游区;立足丰富的沙漠湖泊资源,建设纳林湖湖光山色旅游区;再现西部大漠的博大、神秘,建设沙漠风情旅游区。目前,全县已达到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了40%。旅游产业的兴起为华莱士节带来了新的活力,用节推旅游,以旅游促节日,今天的华莱士节与旅游产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为磴口撑起了一个兴民的大产业。

  、磴口县关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设想和可行性。

  发展区域文化有利于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促进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和往来,形成本地区鲜明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开发有关的区域文化资源,形成有特点的区域文化产业,推动整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磴口县地处河套平原与乌兰布和沙漠的结合部,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了宣传力度,拓宽了宣传途径,提高了磴口旅游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士走进磴口、认识磴口、了解磴口,从而带动了全县经济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 1.历史文化游。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区域文化开发的热潮,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宣传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重点推出一两项精品旅游项目,尽快做到对现有优势项目的深入开发,并通过龙头项目带动更多的项目合作。 2.发展与旅游资源有关的文化产业、地方特产。建成以开发沙漠休闲度假及沙地娱乐为核心,建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4A级复合型沙漠休闲旅游目的地、蒙宁陕区域旅游中心和旅游集散地、内蒙西部旅游产业聚集带以“三湖碧水、大漠驼铃、沙漠绿洲”为主题格调建成旅游沙漠体验型纳林湖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区。

  、本地区需要自治区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知名文化旅游品牌、旅游景点剧目和名街名镇,并以文字说明。

  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华莱士节及黄河旅游文化节,招商引资文化活动:以节为媒,广交朋友。通过华莱士节的举办,让磴口交到了天下的朋友。华莱士有着“天下第一瓜”的美誉,是极其珍贵的礼品。通过华莱士节这一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游,以旅兴文,以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动旅游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阴山历史古迹旅游景区为龙头,建成集文物考古、宗教旅游、岩画鉴赏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古迹文化旅游区,使之成为内蒙古西部旅游的亮点。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契机,将黄河两岸开发成历史文化街区,河面辟为水上乐园,为社会提供一个集观光、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技教育、历史文化、水上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场所。每逢华莱节到来之际,磴口县又广邀朋友一起来分享自己最盛大的节日,把当地优秀的资源与招商政策介绍给客人,华莱士节成为了磴口最好的对外开放平台。同时,为我县对外开放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阿贵庙庙会节庆活动:阿贵庙一带的藏传密教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八世纪。古印度僧人莲花生在西藏传播密教期间,曾去洛阳伽兰和五台山,返回途中于公元774年9月25日来此传教,授徒并居住于阿贵洞,次年7月初十离开阿贵洞。至今阿贵庙在每年七月初十的莲花生欢送日和九月二十五日的迎接莲花生的祭神日、蒙古族饮食文化仍然保留着举办大型庙会活动的习俗。

               磴口县文体广电局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九日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365日历官网
  首页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帮助  

主办单位:磴口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磴口县政府办公室

Copyright 2011 Dengkou Inner Mongolia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 13001742号

联系电话:0478-4262212 Email:axxaty@163.com

技术支持: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