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近年来,磴口县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全县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完善生活条件夯实发展基础。2000年以来,磴口县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2亿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农田水利配套和抗旱打井工程,农田网改造,巴哈、协沙公路黑色路面建设等,对改善该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和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该县先后编制上报了少数民族扶持项目《磴口县沙金苏木少数民族奶牛养殖示范小区扩建项目》《磴口县沙金苏木鑫牛专业合作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磴口县中蒙医院蒙医五疗中医康复治疗设备建设项目》等40个项目,并全部争取到位;2012年,又为乌兰布和乳业公司争取到30万元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2016年,从自治区争取少数民族地区项目资金300万元,使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医疗卫生文化工作显著加强。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医疗卫生、文化条件差等问题,磴口县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科技方面,成立了少数民族农牧民科技培训中心,建立了少数民族种养优质高效示范基地一处。每年组织县里的科技人员对少数民族农牧民进行种养殖、疫病防治和草原建设等方面的集中培训,每年至少培训500多人次,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种养殖水平。卫生方面,全县有一所规模较大、科室较健全、设备较先进的医院——中蒙医院,各苏木镇都有卫生院,1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嘎查村都有卫生室。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专业人才的学习与培训,使全县医疗卫生水平上新台阶。文化方面,为尊重、保障、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磴口县成立了蒙古语文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市面蒙汉文的并用率和规范化程度。加强了县文化馆的基础建设和人员素质,苏木镇、农场建有文化站,12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嘎查村有文化室,丰富和活跃了各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是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磴口县有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569人,占扶贫人口总数的12%。磴口县特别重视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扶贫力度。2000年,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对山旱区无生存条件的343户1300多牧民及其畜群,采取每人4500元的项目补贴和个人出资的办法,迁移到山前沙区抗旱保畜基地,开地、建房、打井、围封草牧场,从根本上转变他们靠天养畜、生产单一、游牧式的生存生活方式。2004年,开展了“放母收羔、滚动发展”扶贫活动。2005年,开展了“进两户、帮百元、捐三件”活动。2007年,县委、政府推出科局包村、副科以上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收到了很大成效,一直沿用至今。2008年,又开展了“听民声、访民情、解民难、办民事”主题实践活动。扶贫项目的实施和扶贫措施的落实,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农牧民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磴口县投资170万元用于农业养殖项目和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培训项目。2017年磴口县又投资2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特色村寨建设,进一步加快了民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谱写出民族和谐画卷。